审计署:23家中小行少披露1709亿不良 25亿普惠金融贷款流向房地产或大型集团
6月21日消息,审计署审计署今日公布《关于2021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行少审计工作报告》(下称“审计报告”),披露了对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情况。披露普惠
审计报告指出,良亿流审计了23家地方中小银行、金融集团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贷款大型至2020年底,房地44 家金融企业账面资产总额 12.46万亿元、产或负债 11.31万亿元,审计署除1家亏损外,行少43家净资产收益率介于0.03%至14.84%。披露普惠对5家大型银行信贷资金流向进行了跟踪。良亿流发现的金融集团主要问题:
1、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贷款大型一是房地资产质量不实。23家中小银行少披露不良资产1709.62亿元。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偏离主业违规对外融资,其中151.07亿元形成不良或逾期。二是存在一定流动性风险。23家中小银行有9家资本充足率不足,13家未按监管要求对流动性进行全面实时监测,8家流动性指标虚假或人为调节,6家出现流动性风险后采取高息揽储等短视行为。
2、内部控制薄弱,外部监管不到位。一是内部治理机制存在重大缺陷。审计的23家中小银行和20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普遍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治理制度不健全、监督制衡机制失效的问题,主要是董事会和经理层职责模糊,监事会职责悬空或走偏;内控合规形同虚设,授信管理、贷款“三查”等核心业务制度和内控流程缺失或执行不严。一是外部监管尚需加强。2018年以来,金融监管机构对23家银行开展现场检查176次,但有的检查过度依赖金融机构报送的“注水”材料,部分风险未被提早发现和纠正。20 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中有9家从未接受过地方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其余11家平均2年不到1次。
3、普惠金融政策执行中存在变形走样。中小银行普惠信贷不精准,中小银行的主责主业是支小支农,但23家中小银行至 2021年3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10.33%,仅为亿元以上大客户贷款占比的五分之一,其中6家涉农贷款余额也已连续3年下滑。大型银行投放不精准,4家大型银行通过人为调节贷款企业类型等虚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 87.18亿元;有24.96亿元实际流向房地产或大型集团;抽查 517 户小微客户有 364 户无实际经营。利用普惠信贷管理漏洞套取资金问题凸显,2家大型银行的13.66亿元被一些个人或团伙通过注册空壳公司或虚构贸易背景等方式套取,用于购买商品房、偿还债务等。
附件:
(责任编辑:综合)
- 易纲:继续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 图解丨打破虚实界限,数字孪生能打开多大的智慧市场?投资指南来了
- 北京三号B卫星成功发射!“北京”系列遥感卫星再+1
- 1年期LPR缘何少降?分析人士称有三方面原因
-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已制定新一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三年方案
-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 美元今天短线以逢高做空为主
- 个人养老账户时代来临 年轻人应提早规划养老投资
- 自然资源部:斩断金矿“洗洞”黑色产业链 从严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 星星科技被预处罚,股民索赔可期
- 印媒关注中国放宽留学生赴华签证:印学生“来华路”可能不容易
- 5天监禁、缓刑3年、可不在监狱服刑……佩洛西丈夫行车记录仪曝光,口齿不清向警方承认喝酒
- iQOO Z6预热:6400万像素OIS光学防抖三摄、X轴线性马达
- 刘畊宏被曝曾卖假燕窝,直播带货为何“翻车”不断
- 最高法:不要轻信“找后门”低价办理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