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一读”通过!欧洲议会的碳关税立法这次够“绿”,但能落地吗?!

“一读”通过!欧洲议会的碳关税立法这次够“绿”,但能落地吗?

时间:2025-07-09 06:53:33 来源:黄杨厄闰网 作者:热点 阅读:274次

当地时间22日,一读欧洲议会多数票通过碳市场改革、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又称“碳关税”)的欧洲“一读”文本,形成了针对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下称“欧委会”)公布的碳地一揽子提案(即“fit for 55”)的正式修正意见。

欧洲议会的关税修正意见包括:其一,从2027年开始逐步征收碳关税;其二,立法绿将碳关税征收行业扩大到有机化学品、次够塑料、一读氢和氨;其三,通过将碳关税征收范围扩大到间接排放,欧洲即制造商使用的碳地电力产生的碳排放;其四,到2032年完全取消欧盟相关行业获得的关税免费碳排放配额。

路孚特首席电力与碳分析师、立法绿牛津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秦炎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次够虽然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上述草案,一读但离正式立法还有一定距离,当前仅是确认了欧洲议会对即将与欧盟理事会(即欧盟成员国)就最终法律进行谈判的立场。

“从某种程度来看,未来很多细则可能都将有所改变。”她说。

欧洲议会立场更“绿”了

欧委会去年提案的立场是:其一,从2026年开始逐步征收碳关税;其二,仅对钢铁、铝、水泥、化肥和电力五大行业征收碳关税;其三,碳关税征收范围仅为直接排放;其四,到2035年完全取消相关行业的免费碳排放配额。

秦炎表示,综合上述几条变化来看,虽然欧洲议会希望延迟征收碳关税的时间,但后几条扩大了碳关税征收行业及范围,并加大对欧盟碳市场配额总量和工业免费碳配额削减力度,这体现了欧洲议会一贯“偏绿”的立场,将对限制欧盟内部及贸易伙伴的碳排放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她认为,之所以欧洲议会持上述态度,是因为近年来欧盟内部工业行业减碳力度太弱,而如果希望欧盟的气候政策目标不偏离2050年碳中和及2030年减碳55%的路径,就必须提高工业对碳成本的意识,促使工业加大减排力度。“此外,欧洲议会提出更严格的碳关税政策,也是为了更加体现欧盟气候领导者的角色,并督促减碳政策力度不够的其他国家采取碳定价机制。”她说。

欧盟环境署(EEA)的数据显示,受益于数量较多的免费碳排放配额,2019年,欧盟工业端总体碳排放量仅比2015年水平减少2.8%。同年,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领域占欧盟总体碳排放量的比例达9.1%。

不过,如何平衡减排目标和保护本土工业,一直是欧盟决策机构和工业界角逐的焦点。在22日欧洲议会投票结束后,欧洲多个工业协会又对一些细节提出反对意见。欧洲有色金属协会表示,不应将碳关税扩大至间接排放。欧洲钢铁行业协会也认为,欧洲议会达成一致的文本,不能有效的保护该行业的碳泄露风险。

欧洲金属产业协会Eurometaux援引最新的一项研究称,如果碳关税的范围扩大到间接排放,将使欧洲金属生产商(即铝冶炼厂)的生产成本增加24~31%,同时还将增加外国金属厂商的相对竞争力。

Eurometaux负责人蒂兰(Guy Thiran)说道:“我们的行业每天都遭遇电价上涨而导致的生存危机,我们已经关闭了欧盟境内40%~50%的铝、锌产能。我们认可欧洲议会对于环保的目标,但如果将间接排放纳入碳关税中,将大幅挫伤本土工业。”

碳关税的下一步

接下来,欧洲议会与欧盟各成员国之间将展开谈判,以完成相关法律草案的最终立法程序。具体而言,欧洲议会将修改后的文本提交至欧盟理事会,如各方均无异议,则有关立法即获通过。 如欧盟理事会不能同意欧洲议会的所有修正,就会成立一个调解委员会(又称为“三方会谈”),以寻求通过谈判达成妥协。

在2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碳市场改革方案的主报告人,来自欧洲人民党(EPP)的德国议员利思(Peter Liese)便表示,未来欧盟就“fit for 55”提案形成的最终立法文本,可能将更接近欧委会在去年7月形成的立场。“虽然欧洲议会通过草案的减碳力度比欧委会的原始版本更高,但是接下来被削弱的可能性也不小。”他说。

在秦炎看来,在接下来的“三方会谈”中,由于欧洲议会整体立场“偏绿”,代表欧盟成员国立场的欧盟理事会态度较为保守,谈判恐将面临较大挑战。“尤其当前欧盟各成员国正面对能源涨价和经济下行压力,欧盟多国可能将以保护工业和经济为由,削弱欧洲议会草案的减碳力度。”她说。

近期,德国已表示将反对欧洲议会支持到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立场。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表示,上述禁令是错误的,燃油车仍有市场。与此同时,由于俄罗斯减少天然气供应,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多国宣布重开煤电或者延寿煤电。德国工业协会则调低了德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

能源研究智库E3G则认为,在技术层面,将碳关税纳入间接排放可能不太容易实现,因为这种做法将对欧盟带来更多麻烦而非益处。由于当前欧盟生产商正获得来自由成员国层面的国家补贴,如果将碳关税纳入间接排放,便需要让国家补贴系统同等逐步退出才有可能。

秦炎认为,以当前欧盟碳关税的设计及未来政策走向来看,总体而言,碳关税落地之后,对中国对欧出口的整体影响还是相对有限的。

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吴必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正在制定的碳关税措施是全球第一个针对产品碳含量而采取的贸易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理应高度重视该措施。

“但是,碳关税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对出口的影响也不应该被过度渲染。”他说。

对于如何客观评估碳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吴必轩表示,首先,要依据法案文本中已公布的详细税则号准确统计对欧出口情况;其次,至少要掌握每个所涉行业的大致排放水平;再次,针对每个行业,还要大致知道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比例。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京东两千名高管降薪!刘强东打下的“江山”谁能守下来?
  • 东方雨虹:以实干实绩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癌症疫苗或于2030年前问世!BioNTech创始人:已有突破进展
  • 澳储行会议纪要:前景不确定 放慢加息步伐
  •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要善于创造新市民金融需求 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 Redmi Note 12系列命名确定 与上系列一致 或下月发布
  • 德银:纸板供需基本面疲弱 下调国际纸业与美国包装目标价
  • 强化保险保障功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国寿平安人保三大保险巨头齐发声
推荐内容
  • 欧元区两大经济体私营部门活动萎缩 该地区或已陷入衰退
  • 太空发帖为何引用中国古文?意大利航天员回应了!
  • 刚刚,又有博时等三家巨头宣布:自购1个亿!
  • 交银施罗德基金宣布5000万元自购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 19家机构自购达15.8亿元
  • 海南1批次花蟹和1批次小米椒检出镉超标
  • 松川仪表终止创业板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