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证监局:部分私募机构涉嫌非法集资、买“壳”卖“壳”等违规
[探索] 时间:2025-07-07 10:57:41 来源:黄杨厄闰网 作者:热点 点击:193次
一些私募机构在管理人资格被注销后,壳买“壳”借“壳”继续募集资金,深圳诓骗投资者。证监资买
深圳证监局发布私募基金情况,局部通报了未经登记开展私募业务、分私法集买“壳”卖“壳”等多项私募机构典型问题。募机卖
具体来看,构涉典型问题主要为:一是嫌非未经登记开展私募业务。部分机构未经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违规以“基金”“基金管理”的壳名义对外募集资金,开展私募业务。深圳一些投资类公司以保本保收益方式公开募集资金,证监资买涉嫌从事非法集资等犯罪活动。局部个别违法机构和人员设立与知名金融机构相似名称,分私法集或者冒用已登记公司开展宣传,募机卖欺骗误导投资者,使用POS机刷卡方式收取投资款,导致投资者维权难、资金追查难,严重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及私募基金行业秩序。
二是买“壳”、卖“壳”屡禁不止。部分已登记私募机构明知他人未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且可能从事场外配资、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仍违规出售、出借公司给他人使用。一些私募机构在管理人资格被注销后,买“壳”借“壳”继续募集资金,诓骗投资者。一些违法中介机构从事招募挂靠人员、私募机构买卖壳、代律所出具法律意见书等业务,严重违反私募基金法律法规,影响私募行业社会形象。
三是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未备案的私募基金。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完成募集后,未到中基协履行备案手续即开始投资。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利用他人设立的有限合伙开展募资,规避监管。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将非合格投资者归集到有限合伙企业,再投向已备案私募基金,规避合格投资者要求,实现循环募资、突破200人上限、备少募多等非法目的。
(责任编辑:百科)
相关内容
- 52款保险APP大测评:复旦大学报告指出用户隐私保护15大问题,中小寿险公司是重灾区
- “数字经济”频频现身券商报告,三大细分领域有望成为2023年投资亮点
- 王传福:让马斯克紧张的人|年度25人系列
- 元旦假期电影票房突破5亿元,国产片占据主要份额
- 今年CBA全明星周末将开放观众入场
- 202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标准折算率折扣系数发布实施
- 阿里、京东、百度“激战”互联网医疗
- 光大期货【镍】:资金博弈 观望为上
- 特斯拉投资者“上书”马斯克:希望公司回购股票
- 3G CDMA再见!美国运营商关闭 中国电信也快关闭了
- 科学用药 有备无患不是有“抢”无患
- 10个基金是什么?
- 国民养老保险总经理黄涛:养老金融机构要严控成本,进一步让利于民
- ST红太阳股票索赔案诉讼时效将至,业绩大幅上升+预重整,投资者抓紧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