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媒体:提振生育积极性还得从“减负”着手 正文
时间:2025-07-06 03:09:0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统计局负责人介绍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在这之中,人们特别关注我国去年的人口数据。不管是否真如不少专家预测的那样——去年我国人口增长会迎来拐点、由正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减负请国家统计局负责人介绍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媒体在这之中,提振人们特别关注我国去年的生育人口数据。
不管是积极否真如不少专家预测的那样——去年我国人口增长会迎来拐点、由正增长转为负增长,性还近年来我国呈现出的着手人口趋势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是减负国家的大事、社会的媒体大事,对每个家庭而言也是提振大事。
人们对我国人口状况的生育担忧有着数据的支持。2022年1月,积极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1年全国人口数据,性还该年度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比,着手仅增长了48万人(2020年这一数据还有204万人),减负已处于正增长与负增长的临界点上;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专家都预测我国人口在2022年会是负增长。
“有人”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过去多年,很多地方将人口增加视为负担,在户籍等等方面设置种种门槛,而现在已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抢人”成为普遍现象。
然而“抢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人口资源有限,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这个“资源总量”会进一步缩减。做大人口资源这块“蛋糕”,目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首先要充分认识人口资源这块“蛋糕”缩减的原因。
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生育的愿望会降低,这种情况在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出现。但具体到我国,还需认真检视我国面临的实际情况,比如住房、教育和医疗问题等。如果一个生活在县城的居民,每月收入不足五千元,却要拿出近万元去供买房的费用,又如何让他们愿生、敢生、多生?
教育和医疗同样是很大的负担。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系统化解决,就很难解决人口可能出现的负增长问题。找到“根”,才能寻求到“道”。
其次,鼓励生育要综合施策,这也是上面所说的“根”与“道”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这是大方向;同时,相关专家也强调,只有运用整体性思维建立符合中国国情、覆盖面更广、时效更长、全方位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才能切实解决中国家庭不敢生、不愿生的问题,使生育率得到提振,逐步回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来。
要加强政策支持方面的探索,逐渐形成鼓励生育的大环境,并且持续优化相关措施,尤其是真正从“减负”方面做文章。
许多地方正在陆续出台支持生育的措施。比如,深圳市卫生健康委日前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即使只生育一个孩子,也能累计获得补贴7500元,生三孩最多能领3.75万元;济南对生育二孩和三孩则每月发600元钱,一直发到三周岁。
鼓励生育的现金补贴和休假优惠等措施,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支持意义,但并非治本之策。“本”在哪里,就在于孕育、出生、教育、就业、居住、发展、养老等整个体系的改善和完善。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提升适育年龄人口的生育积极性,还得从为他们切实“减负”着手。每个人都会算账,生小孩的成本、养育的成本和提供的支持之间形成一个什么样的比例结构等。
总之,鼓励生育需要考虑整个制度体系建设的完善,需要打好政策“组合拳”,从经济、法律、社会公平机制等多个方面出台符合实际的措施,才能在“减负”的大环境下化解育龄家庭的顾虑,从而切实提振生育意愿。
小牛电动国内提价销量减少三成,Q3营收净利双降2025-07-06 02:56
港股IPO季度回顾:今年新股首日最佳与最差齐现 某大户可能一天亏170万港元2025-07-06 02:40
世茂集团:积极推进境外债务重组 与大华银行定立103亿元贷款协议2025-07-06 02:29
瑞典海岸警卫队:“北溪-2”天然气管道泄漏量增加2025-07-06 02:17
李亚华:建议农商银行实行差异化的资本充足率考核政策2025-07-06 02:15
田洪良:主要货币短线操作指南2025-07-06 01:29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 中国造海基一号投产2025-07-06 01:25
英国减税计划出现重大逆转!放弃取消45%最高所得税税率 英镑短线走高2025-07-06 01:01
周延礼:加快制定数字金融标准规则 所有经营活动必须依法纳入监管2025-07-06 00:51
“嘹亮鹰声”下市场却开始调降利率预期,美联储激进加息终点或提前到来?2025-07-06 00:30
欧洲投资界高管看好中国:目前正是对中国内地进行长期投资的大好时机2025-07-06 02:59
下一个雷曼兄弟?瑞信陷入破产传闻,信贷风险指标升至创纪录水平,股价年内大跌60%2025-07-06 02:50
现货白银暴涨8%2025-07-06 02:49
伊朗外长:将接受一项不跨越伊朗红线的伊核协议2025-07-06 01:59
中国奥园拟进行境内债整体重组 总额超百亿元2025-07-06 01:39
字节首款VR:价格离消费者很近,产品离“杀手级”很远2025-07-06 01:31
印尼9月通胀率升至5.95% 达近7年来最高2025-07-06 01:18
神秘的奢侈品牌VIP会员室到底是为谁而开?2025-07-06 01:06
年利率最高4%!首款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发售,试点有何特色?2025-07-06 00:44
策略师:英镑或将很快转跌 年底恐创新低2025-07-06 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