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放量上涨 沪指收复年线
炒股就看,放量权威,上涨收复专业,年线及时,放量全面,上涨收复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年线
● 本报记者 吴玉华
1月16日,放量A股市场继续反弹,上涨收复上证指数近一年来首次站上年线。年线沪深两市超3800只股票上涨,放量成交量明显回升,上涨收复当日成交额超9100亿元。年线分析人士认为,放量在流动性充裕、上涨收复人民币汇率上升、年线外资持续加仓等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之下,近期市场保持强势,未来修复行情有望延续。
成交显著放大
1月16日,A股市场三大指数全线上涨,涨幅均超1%。其中,上证指数突破3200点,报3227.59点,自2022年1月21日以来首次站上年线。两市成交显著放大,成交额超9100亿元,其中沪市成交额为4132.20亿元,深市成交额为5038.78亿元。
从盘面上看,核心资产推动指数上涨,券商、医药板块表现抢眼。申万一级行业多数上涨,计算机、家用电器、医药生物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54%、2.43%、2.36%,仅有煤炭、汽车、传媒行业下跌。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修复行情尚未结束,预计春季行情还将延续。
外资加仓核心资产
从资金面来看,Wind数据显示,16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入39.17亿元,结束了连续6个交易日的净流出,其中,沪深300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2.96亿元。
行业板块中,非银金融、计算机、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净流入41.62亿元、30.86亿元、15.76亿元。汽车、传媒、基础化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居前,分别净流出20.34亿元、8.42亿元、7.38亿元。
16日北向资金继续大幅加仓,净流入158.43亿元,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83.55亿元,深股通资金净流入74.88亿元。今年以来,北向资金仅在1月3日出现净流出,其他交易日均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金额达798.58亿元。
今年以来,北向资金加仓A股核心资产的迹象明显。截至1月13日,、、、获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居前,分别达61.88亿元、59.84亿元、47.67亿元、41.99亿元。16日,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平安获得北向资金大额净流入,金额分别达10.89亿元、7.91亿元、6.87亿元、6.20亿元、5.32亿元。
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今年以来市场整体修复,外资起到了重要作用,近期大幅净流入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贯穿2023年全年的大势所趋。
有望延续强势
春节前市场仅有4个交易日,从历史复盘来看,春节前一周A股市场上涨概率很高。从上证指数来看,近20年,春节前一周仅有2014年、2018年、2020年、2022年4个年份出现下跌,其他16个年份均上涨,上证指数春节前一周上涨概率达80%。
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表示,当前市场在经济改善预期加强,流动性相对充裕,人民币汇率上升,外资持续加仓共振之下,市场保持强势,经济复苏预期和北向资金主导消费龙头和蓝筹风格。节后市场对于稳增长政策预期进一步加强,加上个人投资者资金有望活跃,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强势。
“未来一个阶段,市场修复仍将继续。今年在增量资金的推动下,对市场可以更乐观一点。”张启尧说。
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表示,A股正处于全年关键做多窗口,高频数据验证与基本面预期形成正反馈,强化投资者增配共识。预计外资快速流入之后节奏将放缓,国内资金将补仓,逐步形成资金接力效应。历史数据显示,春节过后市场上涨概率较大,当前依然是较好的加仓时点。短期配置上,建议布局机构仓位低、产业逻辑顺、业绩弹性大的品种,如医药医疗和信创等。
(责任编辑:休闲)
- 央企加持,远洋集团还是亏了10个亿
- 澳大学抹黑中企在印尼技术培训,出报告要“四边机制”国家对抗中国
- 意大利媒体称意总理德拉吉或将在众议院出席辩论时确认辞职
- 对话|在马来亚大学读博的二胎妈妈:我不是“水博”
- 刘强东为“德邦兄弟”缴齐五险一金 快递公司人工成本高企
- 科创板公司半年报启幕 “硬科技”交出高增长答卷
- 炒不动了?泡泡玛特最火的“娃”价格腰斩,销量明显下滑,投资者:泡泡破了......
- 兵器工业集团纪检监察组强化政治体检 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
- 浙江在高质量发展中奋力推进共同富裕
- 北京密云一公司查9次病假虚实后解雇工伤职工被判违法 律师:单位此举于法无据,有故意刁难之嫌
- 中国恒大、恒大物业公告:恒大物业134亿元存款被划扣初步调查结果公布
- 元气森林回应拟推出“无糖可乐”:确实在研发相关产品
- 穆迪分析退出中国?业内回应称裁员未波及债券评级业务
- 澳门昨日新增12例阳性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