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紧盯制造业转型 银行精准施策正文

紧盯制造业转型 银行精准施策

作者:综合 来源:热点 浏览: 【 】 发布时间:2025-07-06 18:33:01 评论数: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近期发布的紧盯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报显示,2021年多家银行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制造准施并持续优化制造业信贷结构,业转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银行重点关注的型银行精领域。

下一步,紧盯助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制造准施增强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落地、业转加大先进制造业支持力度,型银行精依然是紧盯银行机构的重点。不过,制造准施业内人士坦言,业转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型银行精国际政经格局剧烈演变的紧盯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在盈利能力、制造准施供应链稳定性、业转安全性方面所面临的风险都有所加大,导致中长期贷款风险和授信门槛较高。

制造业贷款结构持续优化

记者梳理六大国有银行2021年业绩报注意到,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已经成为各家银行贷款的主要投向。

截至2021年末,投向制造业贷款余额最多,突破了2万亿元余额、增量均居同业首位;投向制造业贷款增加3197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2427亿元。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最大,达42.72%。公布了2021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6717.41亿元。

从制造业贷款的资产质量看,六大国有银行2021年制造业不良贷款规模及不良贷款率均较2020年底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截至2021年底,建行制造业不良率下降最多,较2020年下降1.83个百分点;邮储银行制造业不良贷款率最低,由2020年底的1.69%降至2021年底的1.30%。

2021年银行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中长期信贷投放以及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贷款规模不断提高。

工行方面介绍称, 2021年该行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投向结构调整电气设备、通用设备以及食品医药等制造业领域龙头骨干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农行方面表示,2021年该行支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制造业金融服务模式,加快制造业重点客户库和重点项目库建设;该行围绕服务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增速达到26%。

2022年银行亦将支持制造业发展、尤其是增加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列为重点。

在业绩发布会中,该行管理层表示,2022年该行将继续加快制造业贷款结构优化。具体来看,在项目储备方面,交行将通过加强名单制管理、完善项目储备机制,加大制造业财务与营销资源倾斜力度,推动制造业重点行业领域项目储备与营销拓客。“从目前看,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项目储备良好。我们将注重结构调整,按照‘有扶有控、分类施策’原则,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坚持差异化授信策略,信贷资源向行业龙头企业倾斜。”

制造业中长期仍存在融资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作出专门部署,明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制造业企业对资金需求的特点是贷款需求量大、用款周期长,但受传统信贷经营模式的影响,银行此前发放的制造业贷款多为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无法匹配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周期和贷款回款周期。

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告诉记者,当前制造业企业对经济发展预期转弱、信心不足,中长期贷款需求较弱。“进入2022年,疫情形势更为严峻,尤其3月份以来,多个省份确诊病例快速上升,疫情防控压力陡增,企业对中长期资金需求动力不足。与之相对应,1~2月新增票据融资4840亿元,2020年同期为减少3260亿元,‘以票充贷’现象明显,说明企业资金需求主要用于短期纾困,对未来经济预期仍然偏弱。”

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满足制造业企业的贷款需求,工行行长廖林此前谈到,金融机构应从四方面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强化金融精准对接,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二是深化金融创新驱动,支持制造业技术攻坚;三是发力供应链金融,支持制造业稳链强链;四是注重金融内外联动,支持制造业全球合作。

叶银丹建议,银行机构要积极响应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在把握信息流、货物流及资金流的基础上,为基于核心企业所组成的产业链链条上的各级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强链补链”;同时,建议通过投贷联动等方式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