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铭记血债!23年来施暴者还在横行 正文
时间:2025-07-05 22:13:4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这是一个令人悲愤的日子。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一架B2隐形轰炸机从美国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在贝尔格莱德上空投下炸弹,轰炸目标竟是——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无论是从投弹数量还是布局来看,这次轰炸打击
这是铭记一个令人悲愤的日子。
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血债行一架B2隐形轰炸机从美国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年施在贝尔格莱德上空投下炸弹,还横轰炸目标竟是铭记——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无论是血债行从投弹数量还是布局来看,这次轰炸打击之烈、年施下手之狠,还横实属罕见。铭记其中,血债行两枚炸弹分别从使馆中央和斜侧落下、年施穿透楼顶到一层爆炸,还横第三枚落在西北角,铭记第四枚在地下室爆炸。血债行第五枚炸弹钻到地下未爆炸,年施直到五年后才被排除。
五枚炸弹悍然落下,使馆破碎,英才罹难!当时正在使馆的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不幸牺牲,同时被炸伤的还有20多名中国外交人员……
对于23年前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的行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5月6日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北约这一野蛮暴行,绝不会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是的,这笔血债我们念念不忘,因为惨痛的历史一页不能被湮没遗忘——
23年前,三位中国记者的鲜血和生命定格在那一刻,而这桩恶行的施暴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竟以轻飘飘的一个“误炸”敷衍了事;23年后,北约非但没有表现出任何歉意悔意,还跳将出来指责中方“对北约构成严峻挑战”。
这笔血债我们念念不忘,因为残酷的国际政治现实令人警醒——
23年前,这笔血债发生在北约轰炸南联盟的第46天,而那场战争开启了北约干涉主义的祸源肇始。23年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全球各地的种种霸凌行径,都早已在轰炸南联盟之战中初露狰狞。
这是一场藐视国际法的非法战争。1999年3月24日,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贝尔格莱德上空,北约在未获联合国的批准下对一个主权国家悍然发动“联盟力量”军事行动。78天里,南联盟遭到了世界上最强大军事联盟的狂轰滥炸。为掌控通向中东北非的战略要冲巴尔干半岛,美国和北约一面拿“规则”说事,一面无情践踏着国际法。
这是一场充斥着谎言的可耻战争。为干涉南联盟事务,美国官方编造的“种族清洗”的谣言满天飞,将西方欺骗捏造、蛊惑人心的舆论战带到了一个“新高度”。但凡此种种,在1999年下半年就遭到了包括英法在内的多国政界人士和媒体人士的质疑,认为所谓“种族清洗”论是政府误导舆论,不能成为轰炸南联盟的充分理由。前南问题国际法庭进行调查的结果,也否定了美国国务院原先那份所谓“种族灭绝”问题的报告。
这是一场造成严重人道灾难的残酷战争。北约把发生在南联盟科索沃自治省的民族矛盾称作“人权危机”,然而打着人权幌子的轰炸南联盟行动本身就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78天里北约出动了1150架次战机,实施2300余次空袭,投放了包括贫铀弹和集束炸弹在内的近42万枚炸弹,造成包括三名中国记者在内的数以千计的无辜平民丧生,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对于如此“残酷的、不可饶恕的袭击”,塞尔维亚现任总统武契奇曾痛斥说:“至今没有人对北约的滔天罪行负责,没有人给2500名无辜平民遇害一个交代。没有人对6000多名伤者负责。”
这是一场美国以北约为霸权工具的邪恶战争。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美国推行世界霸权和强权政治的意图由半遮半掩发展到明火执仗、大打出手。在美国看来,南联盟是俄罗斯插在北约东扩道路上的“一颗钉子”,北约以科索沃问题为借口悍然发动攻击就是要让这颗顽固的“钉子”松动。而北约在欧洲不断巩固势力范围,也为美国觊觎和染指亚洲事务奠定了基础。
这笔血债我们念念不忘,更是因为23年来施暴者毫无反省、逍遥法外、仍在横行——
23年来,北约武力倾轧干涉他国的行径愈演愈烈,南联盟遭野蛮轰炸的悲剧在多地一再重演。“1999年南联盟”、“2001年阿富汗”、“2003年伊拉克”、“2011年叙利亚”……今年3月17日的欧罗巴足球联赛赛场上,塞尔维亚球迷拉起巨大横幅,细数美国和北约曾入侵的20多个国家。而当下的俄乌冲突的始作俑者还是美国和北约。正如武契奇所言,北约23年前轰炸南联盟,如今又来指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这是多么愚蠢和无耻。对他们来说,经常谈论的道德和价值观根本不存在。”
不久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又想施压中国“谴责俄罗斯”,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回应道:“不劳提醒,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是谁轰炸了我们驻南联盟大使馆……国际法的践踏者没有资格向受害者讲什么叫正义。北约应反躬自省。”
23年前的惨痛一幕曾激起无数中国人的义愤怒火,更警醒鞭策国人奋发图强、砥砺前行。如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势不可挡,以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为己任的中国人民,也绝不会允许当年的悲剧再次上演!
延伸阅读
中国记者的骄傲,不能忘却的记忆
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深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轰炸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新华社贝尔格莱德分社记者邵云环以身殉职,年仅48岁。
如果没有那次北约事后诡称“误炸”、实为冷血谋杀的精确制导导弹轰炸,邵云环结束驻外任期后依然会是《参考消息》编辑部的一员。然而历史无法假设。后来她被传颂的名篇《没有灯光的漫漫长夜》,成为她生前给《参考消息》发回的最后一篇报道。
一如既往,她的作品平实感人、入情入理。她这样写道:“一个多月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常常在午夜以后响起的爆炸声,每天晚上就像‘等楼上的另一只靴子掉下来’一样等待那一声令人心悸的巨响……长时间生活在没有规律的惊恐和不安中,大家都感到身心极度疲惫,甚至笑自己得了‘科索沃战争综合征’。然而我们毕竟是外国人。作为真正受害的当地人,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精通塞语、英语的邵云环,长期研究南斯拉夫问题和巴尔干问题,是新华社难得的专家型记者。她牺牲后,很多媒体追问她的好友、同事:你认为邵云环考虑过在这个时刻去那里危险甚至可能牺牲生命吗?好友、同事的答案都是:“没有。她不曾考虑过。她担心的只是稿件能不能发出去的问题。”
人们当时在清理轰炸现场时发现,邵云环的写字台上摆着一本塞语词典,抽屉半开着。炸弹从床上穿过,但她身上的衣服依然很齐整——看得出,虽已是午夜时分,但她还未休息,仍在伏案工作,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对于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中国战地记者的牺牲,国人难抑哀痛和悲愤。雪片般的读者来信涌向《参考消息》编辑部。
2009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在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使馆旧址前竖立纪念碑,缅怀在北约轰炸中牺牲的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中国烈士。中国领导人出访塞尔维亚都会前往使馆旧址凭吊烈士,告慰英灵:日益强大的祖国和广大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段历史,也绝不允许这样的历史重演。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妇联专门推出融媒体视频,讲述100位巾帼英雄人物的故事,其中一期讲述的就是以身殉职的战地记者邵云环。
20多年来,更多的《参考消息》编辑记者主动请缨奔赴战乱地区,从利比亚到叙利亚,从伊拉克到阿富汗,从未间断。他们致力于打破西方媒体对战事报道的垄断语境,展现中国视角,发出中国声音。他们对战地记者岗位的坚守与尽职,或可成为对邵云环烈士的最大告慰。
国务院成立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11·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2025-07-05 22:00
美媒:彭斯批特朗普与“侃爷”等人吃晚餐是错误,“他应该道歉”2025-07-05 21:45
澳洲小麦出口又遇新挑战 洪水造成物流瓶颈 道路被冲毁 铁路关闭2025-07-05 21:45
国家卫健委:最大程度保护人民利益,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2025-07-05 21:36
江山成立“两山”转化领域产业基金2025-07-05 20:21
覆盖一二三产业,劳务品牌带动高质量就业2025-07-05 20:15
OK镜集采倒计时:欧普康视、爱博医疗谋划“以价换量”,爱尔眼科按兵未动2025-07-05 20:13
三大因素助力保险股“起跳”,中国平安领涨8.14%2025-07-05 20:04
个人养老基金|国投瑞银旗下养老FOF增设Y类份额2025-07-05 19:59
360数科港交所上市:市值超160亿港元 周鸿祎为大股东2025-07-05 19:38
前7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0.5%2025-07-05 22:06
罗永浩“交个朋友”盯上跨境电商,卖课先行2025-07-05 21:58
北京本轮疫情毒株有多强?感染者居家隔离可行吗?病例数为何持续增加?专家详解2025-07-05 21:54
订单减少投资回撤、楼市股市齐跌,越南“金子不再发光”了2025-07-05 20:39
“脱欧”影响英国经济?苏纳克:坚持“脱欧”,不会效仿瑞士2025-07-05 20:26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进口GLE SUV、GLS SUV及国产C级汽车2025-07-05 20:04
最牛基金出炉:穿越十年牛熊,年化收益最高近27%,重仓这些牛股2025-07-05 19:58
爆雷!年内大涨63%,董事长突然被监视居住!发生了什么?2025-07-05 19:57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现以下5种情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不纳入风险区域判定2025-07-05 19:38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落细落实防控措施 有效抓好疫情处置2025-07-05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