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人才帮扶助力对口支援
原标题:人才帮扶助力对口支援(治理者说)
赵庆平《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01日 第 05 版)
国家发展靠人才,人民日报人民族振兴靠人才。刊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帮扶引进、助力支援用好人才。对口”近年来,人民日报人山东把做好人才帮扶工作放在对口援青工作重要位置,刊文坚持需求导向、帮扶创新形式方法,助力支援坚持受援地根据实际提出需求、对口支援方精准选派人才、人民日报人双方高效用好人才,刊文推动人才帮扶工作走深走实,帮扶助力当地增强“造血”功能、助力支援实现高质量发展。对口
紧盯需求精准选派。近年来,山东从文旅、农牧、工信等领域选派干部人才,到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工作,并组织山东的企业家、专家学者赴青开展活动共计36次。特别是针对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及时调整思路,由教学为主向教学与教研并重转变,选派14名专家、教研员以及数十名教师到海北工作,协助建立覆盖全州的教研体系。既立足当地发展重点,又围绕民生利益关切,把用人需求落在实处,让人才与岗位相适配,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搭建平台汇聚人才。成立“山东援青人才库”,入库专家已有230余名;成立鲁青高原生态农牧产业专家工作站,山东200余名农牧专家通过驻站服务、云端服务等形式助力海北农牧业发展;创办“鲁青教育论坛”,邀请山东80多名教育专家传播新理念、交流好做法,海北教师参加活动1000多人次;选派59名医疗人才到海北9家医疗机构支医,其中有12名产科、儿科专家……一段时间以来,山东在援青过程中,注重聚焦问题、理顺重点、拓宽渠道、搭建平台,为当地引入满足发展需要的专家人才。这提示我们,以平台聚人才,让人才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才能实现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的目标。
大力培养当地人才。在援青过程中,山东把培养当地人才作为检验人才帮扶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建立制度机制,创新形式方法,积极开展“传帮带”。在海北创办“山东援青讲堂”,邀请两地干部专家传经送宝,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开展“名师名医工作室”创建活动,提升当地医生的诊疗水平……近年来,鲁、青两省多地的相关领域专家人才,干在一起、融在一起,通过以干帮教、以干育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理念、交流做法、总结经验,彼此都受益很大。实践表明,培养造就一批当地人才,提高受援地自身“造血”能力,是做好人才帮扶工作的长远之策。
事业激励人才,人才成就事业。当前,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对口支援工作,都格外需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随着山东援青工作的持续深入,立足青海所需和山东所能,不断强化资源统筹、注重精准高效,让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创造力竞相迸发,一定能把援青工作做实、做好,共同书写对口支援的新篇章。
(作者为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山东援青干部管理组组长)
(责任编辑:百科)
- 曹县回应货车防疫加码致蔬菜滞销:帮菜农打时间差卖菜 曹县称无涉疫风险货车拉菜不隔离
- 裁员过后 Coinbase(COIN.US)重新进军欧洲市场
- 康希诺四价流脑结合疫苗正式在国内上市销售:填补高端空白
- 韩总统府:借首脑会谈之机,韩美日安全合作从今起恢复
- 露营旅游迎政策利好,携程:今年订单同比增长超30倍
- “三星宣布已量产3纳米芯片”上热搜 网友:这个真没得说,国产努力吧!
- 中基协副秘书长黄丽萍:超过85%的科创板上市企业获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支持
- 44.7亿入局新能源 史丹利: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 多部门: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质量管控和追溯
- 东航一客机高空飞行时舱内飞出小鸟 资深机长:不会对飞行安全造成影响
- 汇添富基金李文:积极践行ESG责任投资 共同打造ESG发展生态圈
- 千亿AI巨头暴跌50%,南京银行盘中“闪崩”跌停,发生了啥?旅游、出行、酒店、餐饮大爆发,吴尊友最新发声
- 刘畊宏被曝曾卖假燕窝,直播带货为何“翻车”不断
- A股走完2022年上半场:沪指半年跌超6.5%,创业板低点反弹30%!下半年又将如何演绎?(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