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消保委提示:“一口价”黄金饰品应“一次性”告知相关信息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 近年来,一口价“一口价”黄金饰品颇为流行。江苏所谓的省消饰品“一口价”,即该产品不按照克重单价计算售卖,保委而是提示由金店直接定价销售。相比于传统的黄金黄金饰品,其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应次用材少便可做出造型丰富的性告息饰品,因此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知相但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江苏省消保委)发现,关信“一口价”黄金饰品问题不少,一口价从相关消费投诉来看,江苏最大的省消饰品问题就是 “一口价”黄金产品买卖过程中存在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的保委问题。
问题一是提示克重不明。商家并不会以显著方式标明产品的克重或主动告知,即使消费者询问克数,商家往往也会避重就轻。消费者买回家之后称重才能知道实际克数。问题二是换购政策不明。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会混淆概念,对换购政策语焉不详。实际上当消费者想换购时,换购产品类型有限,无法像按克重计价的黄金饰品那样方便换购。上述问题店家在销售过程中一般不会和消费者提前说明,易引发纠纷。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黄金饰品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按件卖还是按克卖,克重数都是消费者的重要关注点,商家不应隐藏甚至隐瞒。换句话而言,消费者可以为造型精美的“一口价”黄金饰品的溢价买单,但有权知悉其克重数,这也是明码标价的应有之义,造型新意看得见、克重数也不应被隐藏。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选购黄金饰品时要擦亮双眼,警惕销售话术,尤其是在选购“一口价”黄金饰品时,在关注款式的同时也关注克数,防止后期因为克重问题与商家“扯皮”。同时,也建议商家针对消费者的疑惑,做出真实准确的回答并明确换购政策。毕竟黄金饰品不是一次性消费物品,商家在销售时应给予消费者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责任编辑:时尚)
- 五家房企披露93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有公司计划借“第三支箭”引资
- 奥园健康遭控股股东出售29.9%的股份 郭梓宁同时辞任董事会主席
- 公募基金摩拳擦掌 掀起新一轮招聘热
- 接了外卖又推“小绿书”,营收增速压力下微信电商野心再起
- 国际金价跌势收敛,美联储纪要或强化该预期
- 佳缘科技两副总抛减持计划拟套现2.8亿 上市即变脸9个月扣非减少2200万
- 2月17日沪深两市涨停分析:智微智能、锐明技术双双走出3连板
- 可口可乐加速重振中国市场
- 方大特钢:钢铁工人变废为宝 自造上百件“钢铁侠”
- 光大期货0217热点追踪:印尼政策传言又起 棕榈油增仓上行
- 马尔代夫免签生效 旅游可免签停留30天
- 2023“消费提振年”,如何让“券力”更好拉动经济?
- 11月23日0-12时,海南东方市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 英国苏格兰邓迪机场因工人罢工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