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建造获得新进展。人造太阳
11月22日,全球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最大制造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核心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部件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完成
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关键技术,首件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人造太阳
增强热负荷第一壁是全球ITER的核心部件,被喻为ITER的最大制造“防火墙”,它直接面对芯部一亿度高温等离子体,核心涉及聚变堆建设的部件关键技术。
核聚变被认为是完成人类的终极能源。人类当前对聚变反应的首件控制,主要是人造太阳依靠一种环形容器,通过约束电磁波驱动,创造氘、氚实现聚变的环境和超高温,实现受控核聚变,这种装置被称为托卡马克(Tokamak)。
因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内部的热核聚变反应,可控核聚变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
ITER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核聚变项目,也是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联合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七方共同参与建造。
中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2008年,中国全面开展ITER计划工作,承担了其中约10%的研发制造任务。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接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全尺寸原型件研制。在成功批量制备增强热负荷手指部件后,该公司与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最终完成部件的焊接装配。
中核集团称,中国团队领先国际完成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的首件制造,再次为ITER关键部件的研发取得实质性工程突破。
中国也在研制自己的新一代“人造太阳”。
10月20日,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发距离聚变点火迈进了重要一步。
(责任编辑:焦点)
- 肖远企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讲话
-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拜登想对股票回购征税,华尔街有的是办法
- 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丈夫对一项酒后驾驶指控认罪
- 一封投诉信引出股权纷争,未名医药子公司控制权乱战或剑指北京科兴
- 经济日报:国产手机创新谋高端
- 英国房租暴涨,月租过万的单间秒没!留学生:突然很想回国
- 能源电子指导文件出炉,水泥有望进入“金九银十”上行通道丨明日主题前瞻
- 电子烟管理办法过渡期将结束 “风味评审”难倒诸多厂商
- 信利国际11月23日斥资377.04万港元回购276.8万股
- 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召开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联络员会议
- 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轨交建设规划,三线城市地铁梦为何搁浅?
- 珠海回应防空警报误鸣:因警报系统故障 工作人员处理失当
- 《上海市住房租赁条例》出台:禁止“群租”,设专章规范保障房租赁
- 二季度GDP以修正后0.6%的速度萎缩,表明美国仍处于技术性衰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