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关键节点出现!多家国有大行与头部房企密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上千亿 正文
时间:2025-07-06 03:53:4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廖丹 近日,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宣布与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11月23日下午,中国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银企各方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廖丹
近日,关键国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宣布与房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节点
11月23日下午,出现中国与中海发展、多家大行华润置地、头部万科集团、房企龙湖集团、密集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签署银企各方将利用各自行业优势,战略整合资源,合作深化全面合作,协议按照自愿平等、授信上千互利共赢的额度原则,围绕商品房、关键国保障房、节点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等业务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银企各方均表示,将以本次签约为契机,加强务实合作,共同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携手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为经济平稳运行贡献力量。
同日,、等也各自与房地产企业签约合作。
多家大行与房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1月23日,交通银行与美的置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交通银行将为美的置业提供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意向性授信额度,额度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债券投资、并购贷款、保函、供应链融资等。
同日,据报道,交通银行也与万科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交行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人民币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并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保函、供应链融资、债券投资等。
与此同时,今日,中国银行与万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银企合作。根据协议,中国银行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在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个人住房贷款、保函、供应链融资等业务领域深化全方位业务合作。
多家大型银行此时宣布支持房地产企业,此情此景背后在于,两日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要求全力做好稳投资促消费保民生各项金融服务,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群体的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完善保交楼专项借款新增配套融资的法律保障、监管政策支持等,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注意到,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负责同志,以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相关司局,人民银行副省级以上分支机构和各银保监局负责人。
稳楼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都在增加
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形势,日前,东方金诚分析师唐晓琳、闫骏分析,在销售端,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情况不及预期,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双双下降,其中二手住宅价格为2021年12月以来首次环比下降,楼市下行压力加大。
投资端,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降幅显著扩大,全国房地产购置土地面积同比大幅负增。7座开展集中供地城市绝大多数地块以底价成交,部分城市城投托底情况依然显著;全国房地产新开工和施工面积绝对水平仍处于低位,竣工面积同比跌幅有所扩大,“保交楼”政策力度再加码。
政策端,11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利好政策频出,先是“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融资,再是“金融16条”同时利好供需两端,最后是发布“保函置换”政策为预售监管资金松绑。
唐晓琳、闫骏认为,近期政策出台的背景有三:一是今年楼市“金九银十”成色不足,需要政策再加码;二是头部房企信用风险持续暴露,显示行业仍未实现软着陆;三是楼市景气度持续下降对宏观经济运行形成较大拖累,稳楼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都在增加。
展望后市,唐晓琳、闫骏分析,“保交楼”的政策方向仍是短期房地产政策的主旋律,将支持竣工面积增速持续修复。高频数据显示,11月1日-19日,30大中城市单日平均商品房成交套数为3375套,较10月日均下降10.65%,较去年11月日均下降33.19%。近期利好楼市的政策密集出台,但政策方向更多是对供给端的利好,在需求端较为有限,特别是11月21日5年期LPR报价未做下调,连续三个月保持稳定,而近期居民房贷利率下行幅度明显收窄。
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500523260
中国视角的固定收益ESG投资初探2025-07-06 03:31
新增专项债首次突破4万亿元,钱花哪?明年有啥亮点?2025-07-06 02:34
“国际庄”终于支棱起来了2025-07-06 02:32
德国第三季度化学工业产量环比下降4.2%2025-07-06 02:27
美的集团,接近二分之一个华为2025-07-06 02:23
金控监管办法实施两周年:企业逐鹿多牌照经营,地方金控急寻转型路2025-07-06 02:22
OPEC月报:近半年第五次下调需求预期 警告“巨大不确定性”将至2025-07-06 02:07
涨停板复盘:大盘全天冲高回落 沪指3100点得而复失2025-07-06 01:39
快手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9%,国内业务连续两季度盈利2025-07-06 01:34
FTX崩溃引发市场恐慌,币安、火币等加密货币平台争相公开储备金2025-07-06 01:23
泽达易盛(ST泽达)股票索赔:涉嫌欺诈发行 投资者索赔须知2025-07-06 03:36
上海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原总裁孙小明接受审查调查2025-07-06 03:12
中金2023年展望:港股转机渐现 全年或存20%-25%的修复空间2025-07-06 03:11
新玩家涌现、旧玩家退场:自动驾驶“螺旋式”前行2025-07-06 03:03
韩国女记者直播世界杯遭球迷强搂,微笑继续主持2025-07-06 03:02
康健国际医疗斥资148.31万港元11月14日回购450万股2025-07-06 02:59
三部门:预售监管资金不得用于购置土地等2025-07-06 02:37
高盛、大摩:明年美国CPI或降至正常水平 大摩预计2023年底将低于2%2025-07-06 01:59
大S起诉汪小菲未支付其生活相关费用,汪小菲晒账目清单2025-07-06 01:39
誉衡集团宣告破产,誉衡药业表示不影响经营2025-07-06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