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政司课题组:将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
● 本报记者 彭扬
中国人民银行5月6日消息,央行元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撰文指出,货政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司课人民银行将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题组物流仓储业融资,将尽促进解决疫情防控中的快推痛点难点。
在专家看来,出亿未来货币政策将从结构层面继续做加法,贷款疏通“宽货币”向“宽信用”的央行元再传导渠道。同时,货政对小微企业、司课科技创新、题组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提供精准支持。将尽
从当前实践看,快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有独特优势。出亿在疫情危机应对中,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部门定向注入流动性,已经成为主要经济体货币当局的广泛共识。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强调,我国已形成一套适合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体系,人民银行在总量性政策框架下灵活运用了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需要动态调整支持重点,对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和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
“在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金融直达实体经济、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称。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优势之一就是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发挥精准滴灌实体经济的独特优势。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020年出台1.8万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政策、推出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2021年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做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接续转换工作,2022年4月推出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工具。
“上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均精心设计了激励相容机制,将央行激励资金与金融机构的定向信贷支持直接、定量地挂钩,成为推动工具快速有效落地的‘内驱力’,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课题组表示。
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助力市场主体纾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从政策实施成效上来看,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多种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效助力了市场主体纾困、促进了实体经济发展。一是再贷款再贴现工具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支持,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二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加速落地,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三是创设科技创新和普惠养老两项专项再贷款,支持科技强国和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对于下一步货币调控如何施策,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认为,货币政策或围绕稳住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定向支持。
(责任编辑:探索)
- 制药商诺和诺德计划投资7.44亿美元扩建丹麦工厂
- 平台“疯抢”周杰伦
- 教育厅原厅长曾“自曝出轨”,如今又涉嫌犯罪!
- “中国保险这十年”③ | 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险业都干了啥?
- 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发布网络诚信发展报告及十件大事
- 苹果新款MacBook Air7月8日起接受订购:售价9499元起,搭载M2芯片
- 中银期货视频:股指调整商品继续下挫 原油油脂暴跌化工走弱
- 搭载激光雷达新车型纷纷上市,龙头中报业绩预喜
- 国内油价调价窗口21日开启 或迎年内“第八跌”
- 营收数据存在异常,对赌协议清理不干净,蕊源科技IPO进程或受影响
- 把握产业转型机遇,国投瑞银产业转型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今日首发
- 北京昌平:中东路121号院为高风险区 局地连续3天核酸筛查
- 贵州茅台: 年内茅台酒含税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亿元
- 深圳:更大力度挖掘消费市场潜力,落实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