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积极信号!外资12月重新买入中国债市 正文
时间:2025-07-05 23:10:5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华尔街见闻 龙玥“在我国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以及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凸显等因素支撑下,外资将继续稳步投资我国证券市场。”2022年底,外资在中国债市波动加大之际逆势买入,12月增持人
华尔街见闻 龙玥
“在我国经济增速企稳回升、积极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信号新买以及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凸显等因素支撑下,外资外资将继续稳步投资我国证券市场。月重”
2022年底,入中外资在中国债市波动加大之际逆势买入,国债12月增持人民币债券约600亿元。积极
1月18日,信号新买中国央行上海总部公布2022年12月份境外机构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简报。外资截至2022年12月末,月重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39万亿元,入中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国债2.7%。这项数据较11月的积极3.33万亿元增加约600亿元,并结束此前连续10个月的信号新买调整态势。
简报数据显示,外资从券种看,境外机构的主要托管券种是国债,托管量为2.27万亿元,占比68.2%;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债,托管量为0.75万亿元,占比22.6%。
另外,据中央结算公司公布的2022年12月统计月报,当月境外投资者在中债登的债券托管量为31144.66亿元,较11月增长172.31亿元。据中债数据,外资上月净买入国债235.6亿元,但仍持续抛售政策性银行债,金额达63.6亿元。
上海清算所的数据则显示,境外机构持有的同业存单当月增加了约415.6亿元。
尽管去年12月外资大幅增持中国债市,但从年度数据上来看,由于前期受中美国债收益率倒挂、人民币贬值等影响,外资去年全年累计净减持人民币债券约6100亿元(数据为央行统计口径)。
不过,随着我国防疫政策的不断优化,国民经济正在加速回暖中。此外,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外资重回中国证券市场,并对我国股债市场的热情高涨,市场不断释放积极信号。
1月18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在记者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境外投资者持续恢复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从最新的市场数据看,近期外资参与境内证券市场保持活跃,2023年1月上半月净买入境内股票、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
王春英表示,2023年我国跨境资金流动主要影响渠道有望更趋平稳。近年来我国外债结构优化,企业跨境融资波动性降低,未来仍会延续平稳走势。在我国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以及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凸显等因素支撑下,外资将继续稳步投资我国证券市场。
近年来,国内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境外投资者已经可以通过全球通(CIBM Direct),债券通(Bond Connect)以及QFII多种方式投资国内债券市场。
瑞银证券市场策略分析师夏愔愔称,长期依然看好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包括对境外机构来投资的一些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便利性这些方面,都在不断地有新的政策推出,这也会有利于境外机构增加人民币资产的配置。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沙县小吃的转型升级之路2025-07-05 22:19
俄白外长通电话 探讨俄在乌特别军事行动进程2025-07-05 21:56
预计2021/22年度南非玉米产量下降10%2025-07-05 21:51
亿航智能Q4营收870万 毛利率达60.1%2025-07-05 21:46
情暖山河中国人寿公益展2025-07-05 21:22
小米产业链IPO政策受限?证监会发声:系谣言,小米回应:诉讼到底!2025-07-05 21:13
俄乌谈判迈出重要一步 俄将减少在乌军事活动 全球市场剧烈波动2025-07-05 21:00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撤离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2025-07-05 20:46
违规推介第三方指导客户交易 华安期货一员工收警示函2025-07-05 20:44
小米产业链企业IPO受限?证监会辟谣!小米回应2025-07-05 20:29
银行借势世界杯 花样营销黏住用户2025-07-05 23:10
恒大物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 委任专业顾问2025-07-05 23:03
被法国男子当面质问涉物价上涨等一连串问题,马克龙回应2025-07-05 22:46
中厄经贸关系提质升级2025-07-05 22:40
外媒:马斯克解封特朗普账号引发部分活动人士不满2025-07-05 21:56
拜登非议“普京掌权”引哗然,俄议员:华盛顿的“外交武器库”已经见底2025-07-05 21:44
报道乌克兰冲突,画面上消防员却是加拿大的?2025-07-05 21:26
助力企业抗疫 多地纾困措施密集出台2025-07-05 21:24
1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均维持不变2025-07-05 21:19
乌克兰代表团即将针对第五轮俄乌谈判发表声明2025-07-05 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