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我国用世界平均水平教育投入,支撑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原标题:教育部:我国用世界平均水平教育投入,教育界平均水界最支撑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我们国家的部国教育投入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9月27日,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在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该问题时称,用世育投育体“4%这一比例并不高,平教十年平均下来是入支4.13%,与世界平均4.3%和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4.9%的撑世水平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大规只能说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模教这也是教育界平均水界最与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发展水平、部国国家财力状况相适应的用世育投育体投入水平。”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平教比例达到4%,这是入支我国在2012年首次实现、又连续10年巩固的撑世一个目标。”郭鹏在发布会上说道,大规“这十年,尤其是疫情以来的近几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但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尽管这一比例不同年份有高有低,但始终没有低于4%。”
郭鹏进一步解释,看投入水平,更要看国情、看背景、看成效。
郭鹏表示,第一,我国是在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下,达到了世界平均的财政教育投入水平。根据国际经验数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的高低,与财政收入占GDP比例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当一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在30%-40%时,这一比例才有可能达到4%以上。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首次实现4%目标时还不到30%。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加上新冠疫情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不升反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能够连续十年保住4%这一底线,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这是很不容易的”。
“第二,我国是用世界平均水平的财政教育投入强度,支撑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郭鹏分析称,我国在校生2.9亿人,教职工1800万人,加起来的教育人口规模,相当于美国的总人口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过去,我们通常用“穷国办大教育”来形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投入状况。这十年,随着4%目标的实现和巩固,财政教育投入每年4万多亿元,比2011年翻了一番,是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的近500倍。可以说,我国已经迈入了“大国办强教育”的历史阶段。
郭鹏表示,我国充分发挥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优势,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我们正是通过充分发挥体制制度优势,在4%的带动下,不断扩大教育经费总量,逐步满足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责任编辑:百科)
- “掌上高铁”更名,乘客吐槽高铁Wi-Fi形同虚设
- 石化行业的2023:产业整合升级在即,挑战与机遇并存
- 天然气价格比俄乌冲突前还低 欧洲经济发出复苏信号?
- 吸金太快 多只绩优基金开始限流
- 全球航空业亏损2000亿美元,国际机场协会预测何时复苏
- BRIGHT 布兰德完成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若羽臣独家投资
- 小马智行宣布乘用车智能驾驶三大产品线 已开始量产交付
- 外交部:多国欢迎中国游客
-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工业经济展现较强韧性
- 翻倍牛股宣布复牌!这样回应跨界卖酒…还有地产巨头辟谣入局白酒…
- 云南按下经济复苏“快进键”
- 涉案金额上亿元!中柬警方抓获9名诈骗集团幕后组织者
- 73岁老人直播间教人拼音识字,“学生”比她小一岁
- 古根海姆:预计Q4毛利率下滑 降Lululemon目标价至4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