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征战海外市场
发布时间:2025-07-08 06:13:5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今年国庆黄金周,支付宝、微信支付腾讯财付通)、银联云闪付纷纷瞄准了出境游,各出奇招撒福利,抢夺出海移动支付市场。对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已经正式升级,跨境支付三强势头已经逐步形成。“三国杀”格局形成在国内
。
今年国庆黄金周,移动支付宝、支付征战微信支付(腾讯财付通)、海外银联云闪付纷纷瞄准了出境游,市场各出奇招撒福利,移动抢夺出海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征战对移动支付市场的海外争夺已经正式升级,跨境支付三强势头已经逐步形成。市场
“三国杀”格局形成
在国内移动支付竞争升级的移动背景下,目前,支付征战除最初的海外东南亚市场外,移动支付的市场新战场不断扩围。最为直观的移动是,在刚刚过去的支付征战十一黄金周出境旅游中,除周边东南亚国家,海外美国、欧洲、非洲均遍布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银联等巨头的身影。
而征战正酣的则是支付宝、微信、银联等支付巨头。
作为第一个获得跨境在线支付牌照的支付平台,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早在2007年就开始布局海外。
据不完全统计,支付宝的境外线下支付目前已经覆盖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包括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接入了吃喝玩乐、交通出行等数十万家海外各类商户门店,范围涵盖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主题乐园、海外机场、退税等几乎所有吃喝玩乐消费场景;同时在超过80个国际机场提供实时退税服务。
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和它的小伙伴们已经服务到全球8.7亿活跃用户,这得益于“一带一路”沿线上9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地版的“支付宝”,面向的是超30亿人(将近全球近一半人口)的巨大市场。
同时,支付宝已经和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线上的全球收付通道,在海外已经跟25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服务覆盖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7种货币。其中,“一带一路”国家超过四分之一。如今,不仅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者也能在天猫、或速卖通平台买买买,用支付宝(Alipay)方便地付款。海外用户最多使用支付宝交易的TOP5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俄罗斯、美国、西班牙、法国、巴西。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探究支付宝的出海方式,其主要依靠两大模式攻城略地。一是复制支付技术,二是与当地电子钱包达成友好合作。在复制支付技术获得成功后,支付宝开始与当地电子钱包合作,打通二维码渠道。
而在支付宝不断攻陷海外市场的同时,微信支付也在竭尽全力。

微信支付的国际化布局时间较晚,不过近年来扩张速度却非常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微信支付已登陆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3个国家,覆盖超过13万的境外商户,支持12种以上的外币结算。早在2016年11月份,泰国全境近万家7-11门店实现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此外,计划参与的10个行业还包括货物贸易、旅游租车、留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国际物流等。
微信支付团队曾表示,其跨境业务将跟随中国游客的脚步,以周边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为先导,逐步走向全世界。
在支付宝、微信等巨头进军海外支付之前,跨境支付市场一直是银联的天下。自2004年启动国际化战略以来,沿着港澳—亚太—欧美市场的路径,银联一直稳扎稳打。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银联卡目前受理网络已经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万家线下商家。
在国内线下支付市场逆袭后,第三方支付开始布局跨境支付市场,无疑又动了银联的奶酪。但值得注意的是,银联也在着重强调了其跨境布局,即“境内境外通用,银联国际正积极推动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澳洲等多个境内持卡人经常出行地区的二维码业务。”
事关“天花板”的突围
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对巨头而言,国内支付市场“天花板”已经明显。“国内市场“小额、普惠”的监管定位已经明确。就普惠领域而言,无论是用户数还是小额支付场景,第三方支付的渗透率都在急速贴近天花板。“就像当年国内智能手机纷纷布局境外市场一样,尽快拿下跨境支付的战场便具有了战略层面的重要性。”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企业而言,对利润及增长的要求必然是追求的目标,那么显然“出海”则是事关天花板突围的重要途径。
薛洪言同时认为,国内企业和个人加速“走出去”,客观上为跨境支付业务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从行业层面看,随着国内移动支付渗透率趋于饱和,以及市场格局固化,拓展跨境业务也被不少支付机构视作新的增长点。
“三国杀”格局形成
在国内移动支付竞争升级的移动背景下,目前,支付征战除最初的海外东南亚市场外,移动支付的市场新战场不断扩围。最为直观的移动是,在刚刚过去的支付征战十一黄金周出境旅游中,除周边东南亚国家,海外美国、欧洲、非洲均遍布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银联等巨头的身影。
而征战正酣的则是支付宝、微信、银联等支付巨头。
作为第一个获得跨境在线支付牌照的支付平台,蚂蚁金服旗下的支付宝早在2007年就开始布局海外。
据不完全统计,支付宝的境外线下支付目前已经覆盖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包括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接入了吃喝玩乐、交通出行等数十万家海外各类商户门店,范围涵盖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主题乐园、海外机场、退税等几乎所有吃喝玩乐消费场景;同时在超过80个国际机场提供实时退税服务。
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支付宝和它的小伙伴们已经服务到全球8.7亿活跃用户,这得益于“一带一路”沿线上9个国家和地区的本地版的“支付宝”,面向的是超30亿人(将近全球近一半人口)的巨大市场。
同时,支付宝已经和合作伙伴共同搭建线上的全球收付通道,在海外已经跟25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服务覆盖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支持27种货币。其中,“一带一路”国家超过四分之一。如今,不仅中国消费者,境外消费者也能在天猫、或速卖通平台买买买,用支付宝(Alipay)方便地付款。海外用户最多使用支付宝交易的TOP5国家和地区分别为:俄罗斯、美国、西班牙、法国、巴西。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探究支付宝的出海方式,其主要依靠两大模式攻城略地。一是复制支付技术,二是与当地电子钱包达成友好合作。在复制支付技术获得成功后,支付宝开始与当地电子钱包合作,打通二维码渠道。
而在支付宝不断攻陷海外市场的同时,微信支付也在竭尽全力。

微信支付的国际化布局时间较晚,不过近年来扩张速度却非常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微信支付已登陆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13个国家,覆盖超过13万的境外商户,支持12种以上的外币结算。早在2016年11月份,泰国全境近万家7-11门店实现全面接入微信支付。此外,计划参与的10个行业还包括货物贸易、旅游租车、留学教育、医疗服务和国际物流等。
微信支付团队曾表示,其跨境业务将跟随中国游客的脚步,以周边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为先导,逐步走向全世界。
在支付宝、微信等巨头进军海外支付之前,跨境支付市场一直是银联的天下。自2004年启动国际化战略以来,沿着港澳—亚太—欧美市场的路径,银联一直稳扎稳打。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银联卡目前受理网络已经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万家线下商家。
在国内线下支付市场逆袭后,第三方支付开始布局跨境支付市场,无疑又动了银联的奶酪。但值得注意的是,银联也在着重强调了其跨境布局,即“境内境外通用,银联国际正积极推动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韩国、澳洲等多个境内持卡人经常出行地区的二维码业务。”
事关“天花板”的突围
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对巨头而言,国内支付市场“天花板”已经明显。“国内市场“小额、普惠”的监管定位已经明确。就普惠领域而言,无论是用户数还是小额支付场景,第三方支付的渗透率都在急速贴近天花板。“就像当年国内智能手机纷纷布局境外市场一样,尽快拿下跨境支付的战场便具有了战略层面的重要性。”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企业而言,对利润及增长的要求必然是追求的目标,那么显然“出海”则是事关天花板突围的重要途径。
薛洪言同时认为,国内企业和个人加速“走出去”,客观上为跨境支付业务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从行业层面看,随着国内移动支付渗透率趋于饱和,以及市场格局固化,拓展跨境业务也被不少支付机构视作新的增长点。
相关文章
- 特斯拉降价,涨价。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宋豆豆 报道10月24日,六连涨的特斯拉率先打响全系降价第一枪。一个月后,比亚迪并未跟进降价,而是官宣涨价。11月23日,比亚迪发布《关于车型价格调整的说明》,2025-07-08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不断为稳增长政策加码,基建投资在其中发挥起稳定经济增长“压舱石”的作用。同时,县城城镇化相关政策释放出基建下沉信号,有利于推动县城基础设施建设2025-07-08
乌克兰乐团赢得欧洲歌唱大赛冠军,泽连斯基发文:“我们的音乐征服了欧洲”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根据招聘公告梳理发现,一检验所发布了助理新冠检测实验员日薪1500元,中级新冠检测师日新2000元的招聘信息。多地招核酸采样员,薪资待遇优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在某招聘网站上检索核酸采2025-07-08- 近日,北京市房山区突发疫情,续发和隐匿传播风险高,情况紧急,形势严峻。为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现将我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风险点位梳理通报见附件)。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凡与以下行程2025-07-08
- 中新经纬11月21日电 据日经中文网21日报道,日前,任天堂于线上召开经营方针说明会,社长古川俊太郎出席并表示,目前还没有硬件涨价的打算。据报道,针对日元贬值的影响,任天堂社长古川俊太郎在接受采访时表2025-07-08
广州设计之都将在年底投入运营,打造大湾区设计产业国际品牌集聚地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许康衡 广州报道 广州设计之都的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一期整体将预计在2022年底全面投入运营。待三期全部投产后,广州设计之都的年产值将达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