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聚创新之势——来自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观察

探索 2025-07-05 19:41:24 391

“全球正在面临共同的开放科学新挑战和新问题,而科学是聚创家论应对甚至解决它们的有力武器。”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势自世界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罗杰·科恩伯格说,第届顶尖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每年将前沿的观察科学成果和思考带到中国,为激发创新、开放科学实践创新创造了好的聚创家论土壤和环境。

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6日在上海开幕。势自世界主办方供图

正在上海举行的第届顶尖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27位诺贝尔奖得主与30余位中国两院院士组成“顶科天团”,观察和百余位青年科学家、开放科学“小科学家”、聚创家论各界嘉宾一起,势自世界以线上或线下形式,第届顶尖共话科技前沿,观察共谋国际合作,对中国开放创新投下“信任票”。

“开放”是本届论坛上中外科学家口中的“高频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通过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开放平台,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科技向新、共创未来的合作之诺。

从生命科学到人工智能,从农业育种到零碳发展,各国科学家紧扣基础科学的最新动态和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交流科学新突破,凝聚合作新共识,构建科学新生态,共谋未来新图景。

本届论坛期间颁发了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这项创设于上海的国际科学大奖,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对标世界最高学术水平,鼓励更多人在科学领域做更多“难而正确”的事。科学无国界,面向“最先一公里”,大奖正在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对前沿基础科学的重视与推崇,也成为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创新平台。

该奖项的“智能科学或数学奖”授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统计学系教授迈克尔·I·乔丹,以表彰他对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作出了根本性贡献。

“我一直与中国的高校和学者保持着很多联系,近年来中国在数学和统计学领域发展快速,我们不断进行着国际间的探讨和互动。”迈克尔·I·乔丹说,“同早期工程领域一样,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领域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走向繁荣并实现愿景。”

11月4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启用,海智国际研发社区同步亮相。上海市副市长刘多表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的启用将加快整合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研究院所资源,打造全球领先的科技高地和科学自由港。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以此为契机,临港新片区国际创新协同区正朝着打造国内外人才汇聚的前沿科创策源地大步迈进。根据规划,预计到“十四五”期末,国际创新协同区将引进建设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科学家工作站30家以上,集聚各类人才3万到5万人,新增企业和研发机构1000家。

论坛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代表中国科技界发布《关于国际合作的科研行为的倡议》,向世界传递全体中国科研人员的心声:“与全球科技界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系列创新举措不断落地:创办顶尖科学期刊集群,顶科协拟充分整合国内外优势学术与出版资源,采用新型办刊模式与合作机制,设立化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数学、碳中和等系列子刊,专注各领域的变革性前沿研究;成立大学校长咨询与协作委员会,开展与顶尖大学之间的务实合作,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谋发展。

记者:周琳、温竞华、杨有宗

本文地址:http://www.unfairvalue.com/news/764e709916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期货大咖聊大宗:玉米大概率出现触顶回落的趋势性行情

亿都(国际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约2.98亿港元同比增长145%

光大期货【尿素】:12月市场仍存利多因素 但需警惕囤货需求变化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扩大上海在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示范效应

上海商场里出现“极速造型亭”,号称45分钟让人变精致

全球市场迎来重磅数据周!美国非农数据和鲍威尔讲话万众瞩目

郝鹏同志任辽宁省委委员、常委、书记

人民日报刊文: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友情链接